五年制高職課程及教育思維轉變獲得支持
一是重點項目有引領。以優質學校、骨干專業等重點項目為引領,推進任務(項目)整體落實。全國共啟動建設優質學校456所、骨干專業3815個、校企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1933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727個。一批優質教育資源集中呈現,職業教育大規模培養技術技能人才能力不斷增強,每年有70%新增勞動力來自于職業院校,職業教育社會認可度顯著提升。
二是主要任務有亮點。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轉變,實現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合力打造雙師團隊,校企合作共建“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660個,促進了高職教師和企業人員雙向交流合作。探索與我國企業和產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職業教育發展模式,與“一帶一路”沿線開展351項國際合作,學歷教育學生近6000人、培訓超10萬人次。
三是類型特色有彰顯。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初步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的發展格局。制造業十大重點產業相關專業新增專業點1253個,年度招生43萬人。全國建設職教集團1400余個,近3萬家企業參與。分批布局了558個現代學徒制試點,覆蓋1480多個專業點,9萬余名學生學徒直接受益。充分發揮行業指導作用,56個行指委發布了60個行業人才需求預測與職業院校專業設置指導報告,強化行業指導已成為加快發展職業教育的重要機制。
四是短板環節有補齊。高職生均撥款制度進一步落實,全國平均水平已達到1.2萬元。職業教育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專業目錄、專業教學標準等職業教育教學標準相繼發布,為依法治教、規范辦學提供了依據。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制度進一步健全,職業院校常態化自主保證人才培養質量機制正在形成。
五是改革成果制度化。探索符合職業教育培養規律和特點的人才評價選拔模式,高職分類考試招生連續三年超過招生人數的一半,成為主渠道。完善院校治理結構,“一校一章程”全面覆蓋,依法辦學、按章辦事已成共識。定期發布、省、校三級質量年度報告,接受社會監督,已成為高職戰線的自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