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上海中學師資隊伍
與資優生教育匹配的師資隊伍建設
校師資隊建設是育一流學生的重要人力資源開發。一所學校的師資隊伍建設是與學校辦學定位相適應的。對于致力于促進有潛質學生培育的學校而言, 師資隊伍應當在教師發展的寬視野、功力強、師德好、有特長、可持續、多元化等方面努力探索適應學校發展、學生發展需要與辦學定位實現相匹配的方略。
上海中學的師資隊伍建設是伴隨著時代發展的要求與學校辦學定位、發展目標的一步步前進而得以推進的。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國內發展戰略的調整與基礎教育發展的整體轉型到推進素質教育,對創新人才素養的培育要求提升,上海中學在推進教育現代化、信息化與國際化的步伐加快,教師隊伍的建設也不斷處于發展上升。
上海中學的教師隊伍建設,經歷了一個不斷發展、磨礪的過程,經過了一個矛盾不斷解決、與時俱進的過程。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至1993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逐步發展,學校的師資建設主要解決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遺留下來的教師只滿足于完成基本的上課教學任務,花心思搞創收,很少化精力去投入到學生課外的興趣引領與延伸發展上,教師之間的整體觀念欠缺等問題,通過教學質量引導體系的建立、崗位責任制、文明班組的建設,使教師關注教學效率與整體意識的提升,使學校的教學成績恢復到上海市一流的水準。
國內的教育戰略向素質教育轉型,上中的教育定位發生了轉變,要“讓世界了解上中,讓上中了解世界”,同時積極應對基礎教育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立足于使學校發展到上海市領先的水平,這時期教師發展面臨的主要矛盾是教師的教育教學視野不夠開闊,對國際上相關學科的主流發展趨勢認識不明晰;教師的教學觀念還難以適應教育轉型的要求;難以勝任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課程開發要求,教師的學科功力有待增強;國際部的建立與發展,能勝任的學科教師缺乏;伴隨著初高中脫鉤而帶來的高中教師缺乏與初中教師富余的問題等,學校的主要師資建設方略是加強對教師語言運用能力的培訓,強調學科教學的國際比較研究;推進教師開發選修課的能力提升;以初高中脫鉤為契機,引進新生力量以導師帶教方式提升教師學科功力與整體教學觀念的更新。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與我國“科教興國”戰略的提出,面向跨世紀的人才培養戰略調整,面臨世界文化多元化,經濟全球化、信息網絡化發展趨勢,上海中學立足于實驗性示范性高中建設,在教師培養上主要面對的問題是如何實施以德育為重點,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投身于探索教育模式策略的改革;如何搞好各項教改試驗,不僅研究各類課程與教材,而且參加校本課程教材的編寫與執教;探索如何掌握與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包含對現代教育技術的學科整合理解和運用;如何勝任日益發展的國際教育任務,包括使用港臺教材進行教學與使用原版教材用英語作為教學語言進行教學等,學校采取的措施是作為上海最早的校本自培基地建設,開展教改試驗探索、校本課程研究發展課程研究、對國際主流課程的研究與實踐、學科英語教學、現代教育技術學習和應用等方面的素養提升,立足于“四基一特”(人文基本功、學科基本功、英語基本功、信息素養基本功,一個方面的特長)教師發展,關注送出去培訓與校本提升,提升了教師的整體實力。
學校服務于人才強國戰略,以及創新型國內的構建、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部署,著眼于創新人才的早期培育,以國際為參照系,挑戰世界名校,關注資優生具有國際視野、創新精神的可持續發展。學校師資建設面臨的難題是教師把握國際教育的視野、能力還需要提升,從整體范疇把握學科全貌以及學科研究能力還不夠;自主與團隊開發課程、教材的能力需要大大加強;對數字化的全方位挑戰認識不足。立足于學校的發展戰略,上中教師隊伍建設的整體方略是教師的引進向綜合性大學的多元化專業發展;教師培訓注重適應教育國際化、信息化、現代化背景下對學生潛質開發的需要,推進教師的學校課程開發、學科比較研究與數字化整合能力,關注教師結構的整體優化與社會人力資源的多渠道運用。